“再富有的國家都難以承受因慢性病帶來的沉重疾病負擔;再發達的社會都難以獨自應對因老齡化帶來的嚴峻挑戰”逐漸成為全球慢性病防控的共識。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慢性病的患病率和疾病負擔持續上升,慢性病防控刻不容緩。
近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為高血壓、糖尿病在內的慢性病防控開出“藥方”。
將高血壓、糖尿病門診用藥納入居民醫保,報銷比例至少50%;推動國產降壓、降糖藥降價提質;推行長處方制度……一系列舉措更成為慢性病防治“攻堅戰”的強弓勁弩。
此前《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明確,我國將針對心腦血管疾病、癌癥、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糖尿病這四類重大慢性病開展防治行動。其中糖尿病防治行動目標是,到2022年和2030年,糖尿病患者規范管理率分別達到60%及以上和70%及以上。
“糖尿病、高血壓患者服藥更多是解決疾病引發的并發癥,比如,心梗、腦卒中、眼底病、腎病等。降低并發癥的發病率甚至死亡率,是高血壓、糖尿病此類慢性病管理的核心?,F在基層醫院亟須解決的,一方面是通過患者教育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識,另一方面也要培訓提升基層醫務人員診治水平。這樣才能提高慢性病的規范管理率。”陜西省白河縣人民醫院院長胡明朝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說道。
惠及3億患者
一般而言,慢性病也稱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是指長期的、不能自愈的、也幾乎不能被治愈的疾病,多以心腦血管疾病、代謝類疾病(如糖尿病)、癌癥為主。
公開資料顯示,我國是全球糖尿病患病率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目前糖尿病患者超過9700萬,糖尿病前期人群約1.5億。高血壓也是最常見的慢性病之一,我國現有高血壓患者2.7億,全國年平均新增高血壓患者1000萬人。其中,大部分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壓。
對于數量龐大的慢性病患者而言,如果不能有效控制病情,慢性病并發癥的發生和發展甚至會威脅生命。有調查數據顯示,高血壓是心臟病、腦卒中、腎病發病和死亡的最重要危險因素,我國因心腦血管病導致的死亡占國民總死亡的40%以上,約70%的腦卒中死亡和約50%心肌梗死與高血壓密切相關。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增高,大血管、微血管受損,嚴重時會危及心臟、大腦、腎臟、周圍神經、眼睛、足部等。
慢性病患者經常到較為嚴重的階段或出現并發癥時才治療,慢病引發“大病”,導致巨額的醫療費用支出,增加了患者負擔。
為進一步加強重大慢性病防治,相關部門綜合施策,打響慢性病防治“攻堅戰”。
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關于政府工作建議中首次提到“做好常見慢性病防治,把高血壓、糖尿病等門診用藥納入醫保報銷”。此外,在今年兩會記者會上,李克強總理明確表示,今年要把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用藥50%費用納入報銷。
兵貴神速。8月20日,《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以下簡稱“國家醫保目錄”)時隔19年后進行全面梳理公布。新版國家醫保目錄新增36個慢性病用藥。此外,多個慢性病藥品納入醫保擬談判準入。
9月12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決定,對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保的3億多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將其在國家基本醫保用藥目錄范圍內的門診用藥統一納入醫保支付,報銷比例提高至50%以上。有條件的地方可不設起付線,封頂線由各地自行設定。對已納入門診慢特病保障范圍的患者,繼續執行現有政策,確保待遇水平不降低。
長處方便民
值得注意的是,長處方制度成為慢性病防治“攻堅戰”的又一法寶。
所謂的長處方,是就處方藥品用量的周期而言。2007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公布的《處方管理辦法》規定:“處方一般不得超過7日用量;對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況,處方用量可適當延長,但醫師應當注明理由。”在實際操作中,由于各種客觀因素的限制,醫師往往還是依照不超過7日藥品用量的紅線開具處方。
胡明朝告訴記者:“一般糖尿病、高血壓類慢性病的處方是3~6個月調整一次,慢性病用藥大都是處方藥。以前,慢性病患者到醫院開藥,每次都要掛號,每次都要支付掛號費。對于一些偏遠地區的患者而言,往返醫院交通費、掛號費都是負擔,因此有些慢性病患者就不堅持去取藥配藥了。”
實際上,2018年年底,國家衛健委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印發的《關于加快藥學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曾明確提出探索慢性病長期處方管理,鼓勵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商醫保部門制定出臺慢性病長期處方管理政策,明確可開具長期處方的慢性病目錄、用藥范圍、管理制度、安全告知等要求,對評估后符合要求的慢性病患者,一次可開具12周以內相關藥品。
此后,湖北、山西、上海、廣東、浙江、西安等多省市施行慢病長處方。例如,浙江省實施的長處方制度,只對包括高血壓、糖尿病、肺結核、冠心病、支氣管哮喘在內的12種常見慢性病實施。12種常見慢性病的患者可通過簽約家庭醫生為其開具慢性病長期處方,根據患者病情需要,慢性病一次處方醫保用藥量最多可延長到12周。
一位醫療界觀察人士分析指出,執行慢病長處方,既方便了慢性病患者配藥取藥,又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慢性病患者用藥的依從性。
減負效應明顯
慢性病防治“攻堅戰”,不僅要強化預防、減少大病發病率,更要促力醫?;鹂沙掷m。為此,各地群起出臺政策,打出政策組合拳。
例如,浙江省自今年7月1日起,將包括高血壓、糖尿病在內的12種常見慢性病門診用藥納入居民醫保,基層門診慢病醫療報銷比例不低于60%,肺結核門診報銷比例不低于70%,基層設置起付線的,原則上不高于300元。
此外,部分城市就糖尿病、高血壓門診報銷的準入標準和補償標準上,設置了不同地起付線、支付比例、封頂線等。
有的城市門診費用報銷時,還根據年齡劃分不同的標準,比如70歲以下:起付線800元,封頂線3500元;70歲以上:起付線600元,封頂線4000元。
有的城市門診根據是否在職作為劃分的標準,比如在職人員,起付線800元,個人自付40%,上不封頂;而退休人員,起付線500元,個人自付40%,上不封頂。
與此同時,部分地區執行的慢性病救助政策,對糖尿病、高血壓患者的診療支出也有覆蓋。
據胡明朝介紹,在陜西省內的基層醫院門診就診的糖尿病、高血壓患者,疾病經鑒定屬于慢性病補助病種,則給予相應的補助。例如,被鑒定為糖尿病的貧困人口,在二級及以下醫院的門診就診時,進行醫保報銷補助,補助年限額標準是2400元,補助比例達80%。陜西省內的少數二級及以下醫療機構,還推行了“免費用藥”的模式。“慢病補助再加上門診費用醫保報銷,對糖尿病、高血壓患者減負效應明顯。”
“現在的糖尿病、高血壓患者用藥,藥價懸殊大。我們粗略測算過,如果患者使用立普妥、絡活喜這兩個降血脂、降壓藥,一個星期用藥支出在80元左右。城鄉居民醫保高血壓糖尿病門診用藥報銷政策出臺后,患者一個星期的用藥支出自付部分可以降至40元左右,對患者的減負效應明顯。”胡明朝說道。
上述醫療界觀察人士也表示,加強門診補償可能改善醫保基金的配置效率。
“以前確實有部分高血壓、糖尿病的病人,因住院的報銷比例高,采取‘門診轉住院’‘掛床’等方式。這些現象加大了醫?;痤~的支出?,F在門診費用就可以報銷,可能會改善一些過度就醫報銷現象。”胡明朝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