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糖尿病是吃出來的!8個飲食習慣讓血糖飆升,最后一個真沒想到
2024-12-17
糖尿病的發病與飲食習慣有著密切的關系,不合理的飲食習慣不光可以讓血糖居高不下,甚至也可以導致患糖尿病的風險大大升高。毫不夸張地說,有些糖尿病是一口一口吃出來的!
11月14日是聯合國糖尿病日,這8個飲食習慣讓血糖越吃越高,尤其是最后一個真沒想到!
一項覆蓋全球184個國家的研究發現,全球大約七成的2型糖尿病是由于不良飲食所致。其中,碳水化合物質量差(精制大米和小麥攝入過多、全谷物攝入不足)是全球不良飲食所致2型糖尿病的主要因素。
研究發現,血紅素鐵攝入量與糖尿病風險大致呈線性關聯,每天每增加1毫克,糖尿病風險增加28%。尤其是紅肉(豬肉、牛肉、羊肉),血紅素鐵占紅肉相關2型糖尿病風險的65.6%。
鹽吃太多也會升血糖?研究顯示,每天食鹽>8克的糖尿病患者,與每天食鹽≤6克與6~8克的糖尿病患者相比,平均空腹血糖、餐后兩小時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均明顯更高。
飲食無規律,經常一次性吃下大量食物,尤其是高熱量食物。不僅會導致血糖急劇升高,還會加重胃腸負擔,影響消化吸收功能,增加并發癥風險。
早餐不宜過晚,否則會增加糖尿病的患病風險。研究顯示,與習慣在上午8點吃早餐的人相比,上午9點以后吃早餐的人增加59%的2型糖尿病風險。
過量攝入超加工食品,與2型糖尿病風險增加相關。研究顯示,超加工食品攝入量每增加10%,糖尿病發病風險增加17%。此外,對不同類型的超加工食品分析發現,咸味零食、加工肉類、即食/加熱混合菜肴、甜味飲料與較高的2型糖尿病發病風險相關。
長期大量喝碳酸飲料會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因為碳酸飲料中含有大量的糖分,人體攝入過多糖分后容易導致血糖迅速升高,時間長了,會出現胰島功能下降,極易患二型糖尿病。
長期過量飲酒會干擾身體對碳水化合物的正常代謝,影響胰島素的分泌和作用。胰島素的分泌可能出現異常,其降血糖的效果也會大打折扣。不僅使得血糖控制變得更加困難,還可能進一步加劇糖尿病患者的病情。
注冊營養師王璐2024年在科普中國刊文表示,想要控制血糖,要調整吃飯順序。
先喝點清淡的湯粥或水來占據一定的胃容量,隨后吃富含大量膳食纖維沒那么好消化的蔬菜,接著吃非常“扛餓”的優質蛋白質,如肉蛋等,最后再吃提供淀粉的主食,這樣可以最大程度降低淀粉類主食的攝入量。①
王璐指出,進餐后血糖的上升速度和食物的質地有關。對于血糖控制不佳、糖尿病的朋友,優先選擇質地相對干硬的食物,少吃質地柔軟、糯嘰嘰的食物,更有利于維持餐后血糖的平穩。比如多吃“有嚼頭”的窩頭,少吃軟乎乎的白面包;多吃硬挺筋道的面條,少吃煮到軟爛、入口即化的線面等等。①
浙江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阮園2022年在健康中國微信公號指出,蔬菜能不切就不切,豆類能整粒吃就不要磨碎。蔬菜加工越細致,膳食纖維破壞就越多。建議切菜時切成長段、大塊,不要切丁切末,這樣可以更好地保留營養素。膳食纖維是天然屏障,可以降低消化率,從而使血糖生成指數降低。同時,多嚼幾下,讓你的腸道多運動,對血糖控制也是有利的。②
阮園醫生介紹,烹調不但能改變食物的風味,還能改變食物對血糖的影響。食物中的淀粉顆粒在水和熱的作用下,會不同程度地膨脹、破裂并分解。就像煮粥,加工時間越長,溫度越高,水分越多,血糖生成指數也越高。②
進食速度直接影響食物的升糖指數,如果吃得快,腸胃消化吸收就快,血糖濃度就會在短期內迅速升高。
而如果細嚼慢咽,延長吃飯時間,建議每餐吃飯時間宜控制在20~30分鐘,這樣主食中的碳水化合物會緩慢吸收,血糖升高也比較平緩,血糖就會相對穩定。
運動是最好的降糖方法?!吨袊?型糖尿病運動治療指南(2024版)》建議,每周進行3~7天的有氧運動,兩次運動的間隔不超過2天,每次運動時間不少于10分鐘,每天累計30~60分鐘,每周累計至少150分鐘的有氧運動。
最簡單規律有氧運動舉例:每周不少于3天,每天6000步的步行,每分鐘60~90步,最好能達到每分鐘100步。③
常說:失眠的人血糖沒有控制得好的。想要控制血糖穩定,一定要保證規律的作息,建議晚上11點前入睡,每晚的睡眠時間不少于7小時,7~9小時為佳。
體重指數和腰圍是空腹血糖升高的影響因素。日常一定要通過飲食和運動干預,減輕體重,縮減腰圍,有助于實現空腹血糖達標。建議男性糖尿病患者腰圍85厘米以下,女性腰圍控制在80厘米以下。
吸煙不僅是導致癌癥、呼吸系統和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也與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吸煙尤其增加糖尿病大血管病變的發生風險。建議所有糖尿病患者不要吸煙及使用其他煙草類產品及電子煙,并盡量減少二手煙暴露。
沈陽航天醫院心血管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在趙茉莉2024年在醫院微信公號刊文建議,健康人群從40歲開始每年檢測1次空腹血糖,糖尿病前期人群建議每半年檢測1次空腹血糖或餐后2小時血糖。糖尿病人必須監測血糖,常規可3個月測量一次。此外,還需定期監測血壓、血脂、體重、糖化血紅蛋白等。④
文章來源:健康時報,若有侵權請聯系刪除,謝謝!
?